2020年底前建立收費制度 消除“垃圾圍城”城市病

環保 2018-07-03 00:05:19 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按容器收費、按質量收費、按垃圾袋收費,我國的垃圾計量收費制度正逐步完善。日前,發改委發布《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提出2020年底前,全國城市及建制鎮全面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

2020年底前建立收費制度 消除“垃圾圍城”城市病   7月1日,《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已正式實施,條例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并創新了一系列制度機制,比如計量收費、可以拒絕接收、分類指導員等。其中,垃圾計量收費成為一處亮點。
   計量收費,顧名思義就意味著居民家庭產生的生活垃圾越多,需要支付的生活垃圾處理費就越多,體現了“誰產生,誰付費”“多產生,多付費”的原則。業內人士認為,這有利于緩解、解決“垃圾圍城”,倒逼居民實行垃圾分類管理,不再混亂處理,讓城市垃圾的處理更加科學,減少垃圾處理所制造的污染。
   事實上,垃圾收費并不是新鮮的垃圾處理模式。自2002年《關于實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促進垃圾處理產業化的通知》下發以來,我國就全面開征起了垃圾處理費。如今,隨著垃圾分類的推廣,垃圾收費越來越受到關注。
   2017年11月,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透露,財政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全國統一的城鎮垃圾處理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擬從制度上增強收費的強制性和規范性。
   垃圾先計量登記,再壓縮轉運,根據垃圾產生量按比例收取處理費用——自去年以來,北京西站地區垃圾已實現源頭計量收費。而根據權威媒體報道,今年開始,北京全市將在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小區物業全面推廣生活垃圾合同制,并在有條件的單位企業推廣精準化稱重付費模式。
   此外,重慶也擬逐步建立生活垃圾處置費差別化的收費制度,在《重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明確規定,混合垃圾多付費,分類垃圾少付費。
   為有效促進垃圾科學處理,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意見提出,按照補償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則,制定和調整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標準,2020年底前,全國城市及建制鎮全面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
   其中,在具體執行中,對配套設施完備、已經具備條件的用戶,推行垃圾計量收費,并實行分類垃圾與混合垃圾差別化收費等政策。即,對分類投放垃圾的,可以適當實行低一些的收費標準,對不分類投放垃圾的,實行高一些的收費標準。
   另外,針對農村地區,意見規定,在已實行垃圾處理制度的農村地區,建立農村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綜合考慮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農戶承受能力、垃圾處理成本等因素,合理確定收費標準,促進鄉村環境改善。
   可以想象,隨著相關政策日益完善,垃圾計量收費是未來發展趨勢,將由試點城市推向全國。而這將有助于掌握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量及源頭,提升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能力和水平,進而推動城市科學健康發展。
   不過,業內提醒,推廣垃圾計量收費還需不斷健全制度標準、統一收費主體、打通收費渠道,多措并舉提升收繳率。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創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

掃一掃在手機閱讀、分享本文

午夜私人电影院在线观看_国产 亚洲 制服 无码 中文_2012国语HD完整版免费观看_小男人遇上大女人电视剧3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