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棧AI戰略重磅發布 華為企業物聯網如虎添翼
一年一度華為全聯接大會HC2018如約而至,作為ICT乃至整個科技界的盛會,華為每年最具影響力的戰略方向和重磅產品都在此集中發布。今年的全聯接大會通信與云向外蔓延,以更大力度直擊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心臟:+智能,見未來。華為輪值CEO徐直軍重磅發布華為AI戰略,毫無疑問,曾經的ICT巨頭已經開啟全新姿態擁抱物聯網的未來——智聯網。
大會密集發布了華為AI戰略、華為AI全棧全場景解決方案、華為自研統一達芬奇架構的2款AI芯片昇騰910和310……但同時,徐直軍更強調人工智能只是強大但并非萬能的新型通用技術,而任何技術只有準確定位,才會充分發揮價值。明確技術所適配的問題、場景和實踐領地,比提高技術本身更有意義。他認為,人工智能觸發的產業變革,將涉及所有行業,從交通、教育、醫療到翻譯、運維和自動駕駛等等。
如此重拳一出,華為的整體物聯網戰略有望在全棧AI能力的加持下,從物聯網向智聯網躍進,從物聯網基礎設施的構建邁向物聯網深層價值的挖掘。那么,在物聯網各種用領域中,誰將成為離AI普惠最近的幸運兒呢?答案并不難猜。
AI加持,洞見產業物聯網內在價值
業內對于物聯網未來市場的廣袤從不懷疑,無論是GSMA給出的連接規模預測,還是IDC給出的市場規模預測,待到2020年規模商用之時,百億連接、千億美元的巨型體量已成為業內基本共識和愿景。而支撐如此規模和體量的行業之中,產業物聯網比消費類物聯網潛力更深厚、節奏更穩健,而在產業物聯網之中,工業制造無疑是最具價值、最能吸引物聯網巨頭們爭相投入的實踐領地。
物聯網與工業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宿命般相遇,對工業而言是變革和顛覆,對物聯網而言是空前的機遇,它為云服務、大數據、人工智能和通信等技術開辟了深度滲透、自由施展的全新舞臺,物聯網技術無疑已成為助力工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手段。如此機遇面前,華為企業物聯網部門立足技術和產業的結合點,探求工業數字化轉型中的迫切需求,摸索自身在其轉型大潮中的價值點,并不斷調整在工業物聯網產業鏈上的定位,如今經兩年的培育和壯大,已成為眾多工業伙伴數字化轉型背后的堅實后盾。
華為企業BG Marketing與產品解決方案銷售副總裁邱磊認為,當下工業領域的數字化轉型面臨兩大主要痛點。一是傳統的工業制造的整體架構需從煙囪式向扁平化打通,實現數據在整個制造流程中流動閉環、價值變現;二是工業領域的OT技術需積極擁抱IT技術,云化和智能化已成為各行業在物聯網時代下的勢不可擋的必然選擇。
針對這些痛點,華為企業物聯網整合自身在技術、經驗和生態方面的相關能力,構建直接面向企業客戶的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為其提供生產可視化、資產管理、能耗管理、設備預測性維護、園區物流管理等綜合能力,實現其多種業務場景的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
通過對于生產設備的深刻洞察及即時控制,可實現預測性維護,減少宕機和嚴重生產事故,降低重大損失;
通過資產定位及追蹤,提升資產的實時調取和高效利用率,革新工廠資產管理模式;
通過對于設備能效監測的智能分析,實現能耗的精細化管理,實現節能減排;
通過廠區智能物流,提升貨物出入庫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目前,華為與上述場景的各大合作伙伴攜手,共同為工業客戶打造完整方案。例如,在全聯接大會期間華為、施耐德就共同揭曉了雙方合作在北京智慧園區的落地情況。施耐德基于華為云服務打造了以電,水,熱,氣等各類能源為管理目標的云能效平臺,提供可視化和一體化的數據處理數字服務,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再如,華為幫助江蘇正一物聯科技打造了智慧電梯安全監管云平臺,監測、運營、維保等多功能集于一體,大大提升了電梯這一重資產的安全運營監管體系、更保障了人們的生命安全。
這些解決方案的背后,離不開華為多個產品線和業務線的合力支撐,華為企業物聯網部門正是將內部各種物聯網技術和能力有機組合在一起,共同為解決工業物聯網實際需求而服務。那么,在幕后統籌各種物聯業務、產品、技術的是怎樣的整體戰略?各項技術之間如何完成無縫對接的高效協作?
明確定位,穩準出擊
早在去年全聯接大會上,華為企業物聯網就提出“平臺+ 連接+生態”的整體戰略,以平臺的搭建者、聯接的創新者、生態的推動者的定位,構建物聯網基礎設施(聚焦三大核心基礎設施:聯接、云、智能),使能行業數字化轉型。今年AI戰略一出,又進一步鞏固了更強大、更易用、更全面的核心智能能力,這對于天之驕子工業物聯網而言,是破除技術壁壘、出擊行業痛點、變革傳統模式的絕佳時機。
始于聯接,讓企業先觸網
工業物聯網離不開網絡聯接這一基礎設施,無處不在、可信可靠的聯接是其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紤]到企業對網絡安全、可靠、穩定、易用等綜合訴求,華為提出了無線聯接和有線聯接兩種接入方案,分別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和需求。
華為eLTE無線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eLTE-Licensed、eLTE-U、eLTE-IoT三種接入方式,幫助行業客戶建立專業可靠的移動通信平臺,滿足其生產、管理、運營等業務的智能優化和效率提升。
華為有線聯接方案提供EC-IoT(邊緣計算物聯網)、 PLC-IoT兩種接入方式。其中,EC-IoT解決方案主要面向對數據處理、控制響應速度要求較高的應用場景,如發動機、汽車制動和生產流程中的關鍵設備等。EC-IoT方案通過對系列元器件的有機集成,將終端通信模塊、邊緣計算網關和敏捷控制器的綜合能力打包,提供給行業客戶深度開放邊緣計算、云化集中管理、和豐富的工業協議接口,滿足其靠近設備端的邊緣智能。PLC-IoT方案主要應用于智能電網,它是華為提出的基于中頻電力線通信技術的標準,并以開放和開源的方式進行生態建設,并積極融入全球技術認證和行業應用認證體系。
集于平臺,從云到云管端
數據從聯接到匯集,離不開物聯網平臺的支撐。它占據整個物聯網架構的戰略要塞之地,是工業物聯網的業務創新、價值挖掘必不可少的承載,華為已幫助許多工業企業構建了其工業云平臺,這背后離不開PaaS物聯網平臺華為OceanConnect的使能支持。華為OceanConnect物聯網平臺曾多次在全球知名研究機構的匯總評選為領先者,那么,它是如何在激烈的平臺之爭中脫穎而出的?PaaS平臺對于業內的價值又是什么?
PaaS是物聯網平臺各層的重中之重,承擔四大主要職責(或部分):CMP(連接管理)、DMP(設備管理平臺)、AEP(應用使能平臺)、BAP(業務分析平臺)。傳統行業在切入物聯網項目的過程中,普遍面臨改造成本高、集成難度高、產業整合難、整體交付能力差等綜合挑戰,華為立足產業破局,以物聯網云平臺為支點,并與管道和端側的三足協同,讓“無邊界”物聯網逐漸實現。
華為OceanConnect Cloud IoT平臺提供CMP、DMP、AEP三大能力,通過開放的APIs系列化Agent、豐富開發工具,大大物聯網開發門檻,幫助運營商和企業/行業客戶實現在南向多行業終端的快速接入,在北向豐富應用的快速集成。隨著邊緣計算在物聯網場景的需求日益凸顯,華為云平臺的智能能力也在逐漸向邊緣側和端側滲透,華為推出OceanConnect Edge IoT邊緣服務平臺,可在設備近端對數據進行實時高效的智能分析,終端鑒權、設備孿生、規則引擎、函數計算、智能分析、機器視覺等。它與云服務分工實現邊界過渡:智能算法執行在邊緣、智能算法訓練在云端;實時數據分析在邊緣、非實時數據分析在云端;本地業務管理在邊緣、全局業務管理在云端。
在端側,Huawei LiteOS物聯網操作系統,提供 “一站式” 完整軟件開發平臺,有效降低開發門檻、縮短開發周期,具備強大的互聯互通能力。它與OceanConnect 物聯網平臺無縫接通,目前正以開放姿態和開源方式不斷賦活端側生態的多元和繁榮。
通過整合云、管、端的綜合協作能力,華為形成更完整、更系統、更強大的平臺功能,可直接向企業客戶交付工業物聯網所需的整體解決方案能力,滿足其快速部署、有序轉型的需求。
從物聯網到智聯網
萬物互聯只是物聯網的必由之路,但不是價值流動的終點,工業物聯網追求的價值須通過智能的路徑進行挖掘提煉。工業物聯網以視頻監控為眼睛、人工智能為大腦,從物的感知到機器視覺,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華為企業物聯網是如何用好物聯網眼睛和大腦這兩大工具的呢?
隨著生產可視、資產監管、流程監測、預測性維護等工業物聯網場景對視頻監控的大力需求,以及突飛猛進的人工技術在安防領域的深度滲透,讓安防監控成為物聯網的不可或缺智能之眼。華為認為,視頻監控構成了物聯網時代數據洪流的主要來源,對于工業領域尤為明顯。若要從數據洪流中提取價值信息,必須要與智能之腦(如機器視覺等技術)融合加持,因此,華為打造了智能之眼視頻監控攝像機和智能之腦OceanConnect AI,兩者相輔相成,協同運作,從視頻中攫取各行業所需數據洞見和專業價值。
華為以“看得準、看得遠”的智能之眼為企業物聯網提供全天候的視頻采集,擁有完整的視頻監控產品能力,如專業視頻AI芯片、視頻存儲/分析算法、以及“軟件定義”AI攝像機等共同構建了完備的智能“眼力”,成為了華為視頻監控解決方案中的強大亮點,使其在競爭激烈的智能安防市場中表現驚艷,贏得公共安全、園區安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與之相輔的則是華為“考慮周全、決斷果敢”的智能之腦OceanConnect AI,它具備強大的傳感數據分析智能和視頻分析智能,不僅出色完成環保預測分析、人臉識別、車牌識別、模式識別等跨場景的智能分析,還可跨系統進行統一智能決策,達成分析到執行的閉環。
華為視頻監控解決方案可輕松部署、廣泛適用,助力傳統工業制造向智能制造演進。以制造質檢環節為例,基于機器視覺的質檢方案是如何改舊造新的呢?傳統的產線制造主要依賴人工肉眼檢測產品的缺陷,檢測速度慢、效率低,且容易出現誤檢、漏檢問題,在該方案“明察秋毫”之下,更加細微的虛焊、毛刺、短路等產品問題都難逃“智能之眼”的識別,同時借助云邊協同能力,使云端建模分析與邊緣實時決策相結合,實現自動視覺檢測,進一步加速制造質檢的增值提效。
結語
隨著全棧AI戰略的發布,華為的工業物聯網實力、企業物聯網戰略也必將迎來穩健升級。智聯網洶涌而至,產業升級勢不可擋,以智能見未來的華為正步步夯實企業物聯網的巨大市場,在新戰略新勢能的加持之下會開出怎樣的結果呢?明年HC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創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